FEATURES 2023-09-20
談音樂會禮儀──音樂節是去另一個國度旅行

音樂節/音樂會近一年在香港大大小小的無間舉行,大家趨之若鶩,荷包疲勞的同時繼而又引出另外一些爭論:票價太貴、演出不合意、觀眾質素等等。本文(分上下兩篇)向大家簡述一些睇show文化,希望借此大家都可以有更好的心態觀賞演出。


事先聲明,我是那種主張凡事都要交出生命的人,所以看演出我傾向熱情投入,否則會有浪費的罪疚感。但其實以往的我也不明白那些mosh仔是在做什麼,總覺得他們「碰碰撞撞哪會聆聽得到現場音樂」、認為他們只是「想要一個場地宣洩暴力」,我很能理解大家對mosh仔有如此的印象,而且也可能部分真確。


可是我想Quote 22年Idles在Primavera Sound演出前的一句說話「Are you ready to look after each other?」來破除大家的觀念。Mosh的重點並不是要互相攻擊,而是要求彼此照顧--Mosh是將你的身體交托音樂去擺佈,讓音樂不只是飄過耳邊而貫穿整個身體、狂歡之中體現群體精神。那場是我人生經歷過最好的mosh現場,沒有之一。


每種音樂類型都有自己的一套欣賞禮儀,正如看古典音樂的拍掌時機及閉門至演奏完結等規則都需要教化的過程,看樂隊演出也有相當的禮儀,或隨樂風有所差異,但都離不開「全情投入」及「解除限制」兩個重點,跟隨節拍舞動、揮手大喊stage dive,都是釋放自己的表現,在現場一概無任歡迎。


當然每個人的需要都不同,有些人可能希望靜靜的聽歌,但要知道能舞擺地享受演出可是比靜靜地聽音樂的機會少很多很多,一旦暸解這點,激動派觀眾的情緒也就可以理解了。音樂現場尤其著重的是氣氛,台下觀眾的反應、互動次數都十分影響整體的感受,現場演出不只是聽覺在活動,假若可惜地只放在聽覺的感官功能,在家安坐聽音響會更純粹。


睇show界有不成文規定,前排位置會視為Mosh區、隨人數擴大範圍,中後方一般會視為安靜聽歌的安全區,大家都有默契會互相流動走位,只要大家都了解這些文化、互相尊就不會有「誰阻了誰看演出」這種偽對立,只是大家享受音樂的方式不同,


音樂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在社會中臨時劃出一個空間去摒棄現存制度的框架,供眾人自由的理想國的嘗試。在這宣揚愛與和平的國度下,包容異於尋常的文化是理所當然的。既然我們到外國旅遊不會因為對方只說方言而覺得冒犯,在音樂節中我們也不應因音樂節獨有的投入文化而覺得受侵害,倒不如入鄉隨俗,在音樂這共同音樂之下連結你我、盡興狂歡。


文:梅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