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個現場配樂放映
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將於11月1、2日首次舉行《手捲煙》現場放映與配樂的活動,我們趁機和這次配樂的主理人廖頴琛(iii)與區樂恆(Hanz)進行了一個簡短的訪問,讓大家可以了解更多創作背後的故事。

梅:首先想邀請HKAFF節目策劃阿成介紹一下這次舉辦《手捲煙》放映及現場配樂的成因及緣由。
成:其實舉辦非默片的現場配樂念頭一直也有,然後留意到近年本地電影與本地獨立音樂合作交流也很多,一些名字能記在觀眾心中,例如黃衍仁、iii、Hanz、 Olivier Cong等等。直至年半前在一個配樂的座談遇到iii,才將念頭轉為行動,探討實行的可能性。

而選擇《手捲煙》的原因,是因為這套配樂的音樂元素很豐富,有不同的音樂類型及樂器在其中。而且一些特別的動作場面很適合現場演繹,放大感官刺激,希望大家都會在現場感受得到。

梅:iii 與 Hanz分別都是歌手及樂團成員,創作電影配樂及跟人歌曲兩者著重的地方有什麼分別?樂趣在哪?難處在哪?
iii:創作自己作品的自由度自然是最大的,但是配樂更著重的是teamwork,而且有趣的是每一次的配樂創作都會是完全不同的題目,每一次的火花都令我很有驚喜。

Hanz:很多人覺得配樂常常受制於故事,發揮有限。但我認為不論是創作自己作品或者是配樂其實都有一個主題要去訴說,而配樂有趣之處是只要你掌握到情緒之處,你可以定奪的位置其實很多,例如樂器、曲風、編排。配樂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去接觸不同的新事物,創作自己的作品時,很常會不自覺地停滯於自己的音樂類型,但配樂則需要大膽創作及作很多新的嘗試,可以算是一種自我促成的外來衝擊。

梅:音樂與影像的配合是用什麼衡量?

Hanz:電影的鏡頭語言,與音樂的譜曲語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系統。要成為一個好的配樂人,對音樂的觸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感受電影的心,能夠將兩者翻譯互通,才可發揮出配樂的最大功能。

iii:創作配樂的時候,我會很感受到角色的情緒,像配音員一樣,對我來說是一種收穫。所以我最需要代入故事角色,再用自己的音樂手段,將角色的內心世界渲染出來。
梅:《手捲煙》的角色及性格每位都牽涉截然不同,在樂器選取上會否有特別考量?

iii:一開始就想要找一個樂器去代表主角關超。最後選擇了小號,因為銅管樂有一種剛陽味,而且用弱音器(mute)可發出不同聲效去表達他的心路歷程,所以認為它很能吻合主角的性格。

Hanz:樂器的選取是當重要的一環,小號是Marching Band(軍樂隊)的樂器之一,所以會利用它去代表關超的前華藉英兵身份。而用口弦、手碟(handpan)代表文尼則是想貼近這個角色的文化背景。電影其中一個有趣之處就是不需要用言語表達,僅用音樂就可以交代到這些資訊。

iii:創作的時候最先想有一個旋律去作為電影的主題(theme),然後有一日想起Edward Elgar 的《Pomp and Circumstance》。這首樂曲對戰爭時期的英軍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因此我們認為某程度上與這套電影的人物有聯繫到,最後嘗試將它的音符稍稍改變來創作成《手捲煙》的主題旋律。

梅:兩位印象最深刻的電影soundtrack又是什麼呢? 
Hanz:我一定會是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的《Social Network》,因為這套作品中兩位composer的風格可以平衡地展露到,同時亦很完美地配合電影。雖然不是典型大片配樂的管弦樂編制,但卻可以活用自己的風格做出令人深刻的配樂。而且我是David Fincher的忠實影迷。

iii:我最深刻的會是Gustavo Santaolalla的《Brokeback Mountain》,它的厲害之處在於整個作品主要都只是使用結他,可是一些簡單的勾弦、很空洞的聲音,就已經讓人感受到主角的空虛和生活的壓抑感,這都只是用很平淡的結他帶出來,令我很動容。

梅:聽兩位這樣說,再回想起《手捲煙》配樂的成品,似乎都能找到上面提到「兩者配合」、「以簡為用」的元素,很有趣呢。

Hanz:這其實又牽涉到做配樂另一個有趣的心理課題,是要準備做出來的成品被拒絕而不後悔。一些導演例如Quentin Tarantino、王家衛就很少用composer配樂,但在選曲的觸覺上,絕對不輸找專人配樂。所以好的配樂不一定是要「有」,但要「對」。

iii:是的,因為配樂是以配合電影為目的,如果留白對電影來說有更好效果,我們會更主張不要添加任何音樂。所以我也很欣賞那些完全不用配樂的好電影,有種很特別的魅力。

梅:這次放映的現場演繹,與觀眾當年在戲院中看和聽到的有何分別?
Hanz:這次現場演出相較原聲大碟或者公映版的配樂其中一個不同之處就是樂器的選取。始終作品已完成數年,現時回望總感覺有一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要感謝HKAFF的策劃令我們有「覆桌」的機會。這次不只是一場live performance,更需要即場配合影像,所以更像著重用音樂這個layer去說故事。

iii:這次現場演出除了我們兩個,還有兩位朋友參與。一位是細妖(姚世裕),他是錄製配樂時的小號手,同時也是programmer,能夠現場處理一些電子音樂上的安排;另外Karen(余林橞)除了是敲擊樂手也是位聲音設計師。兩位的加入會令表演做到飽滿而細致的聲音效果,希望各位觀眾欣賞放映時都能夠感受到。

梅:承一開始成所言,的確有更多人留意到香港的本地配樂者,兩位會否覺得香港進入了配樂的新時代呢?

iii:電影行業傳統的師徒制,令以前獨立音樂人比較少機會參與配樂工作,近來的確留意到風氣有所改變,得益於首部劇情電影計劃,鼓勵了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可以交流合作。希望這種風氣會產出生新的火花,感染這一世代的人。

Hanz:如果在傳統電影工業,例如在荷里活,我們這年齡層的人可能要再拼多個十年八年才會有個名份,所以都要感謝導演們的信任。今後的發展,仍要靠觀眾的支持才能維持發展。


梅:這次現場配樂的放映實在得來不易,有很多技術困難要克服,希望最終成果會令大家有新體驗,同時可以關注到本地電影配樂的發展。也期望這次的成功會帶來往後第二、第三次的現場配樂表演,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