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2023-09-21

談音樂會禮儀──音樂是藝術品

承前文,即使去除了木人VS mosh仔二元對立,音樂界亦面臨另一種觀眾的挑戰--「打卡客」,而且這世界性的問題,甚至會直接影響整個音樂產業。


話說上年度Steve Lacy 憑〈Bad Habit〉極速走紅,可是在巡演期間卻不止一次在台上被擲雜物、加上觀眾不諳其音樂只在唱〈Bad Habit〉時拿出電話打卡。引發他在10月21在新奧爾良的演出按耐不住奪去前排觀眾的相機憤然摔在台上,並中止演出,於是網絡開始流傳「TikTok摧毀了Steve Lacy」的說法,論述它如何干擾了音樂生態。


無容置疑,Tiktok的「配歌」功能是令到歌曲得到廣泛流傳一大主要原因,但亦因此音樂人要適應那些在這方式下認識其音樂的觀眾。Tiktok的傳播重心法則是在短時間內吸引注意,決勝在十五秒之內,所以短片配上的音樂往往是最catchy的副歌部分,導致Tiktok用戶對歌曲的認識只局限在這15秒。這些觀眾進場看演出,為的就是等待這15秒的重現、然後將這meme moment拍下打卡,其他的都是枝節。


所以當Steve Lacy在主歌部分將mic指向台下發現沒人搭唱,也只能歎一句”Come on, don’t stop. Oh shit.”他事後亦在instagram聲明”I’m a real person with real feelings and real reactions. I’m not a product or a robot. I am human. I will continue to give my all at these shows. Please come with respect for urself”


為了配合這15秒法則,廠牌都相繼為旗下藝人作品推出加速版(Sped Up Version)以迎合Tiktok用戶的需要,用hashtag #spedupsounds就會發現其數量之多,同時有不少音樂人被廠牌強求開Tiktok帳號試圖打入這個速食市場。


串流音樂的興起,或多或少帶起了「免費音樂」的錯覺,削弱了音樂的價值,而更令人憂心的前景是,當歌曲以「配歌」形式愈頻繁出現在大眾面前,創作者與作品的原生連結就愈疏裂。人們漸漸期望「音樂」是襯托自己生活姿彩的附屬品,而非由音樂人創作的藝術品。


正如我們到Art Barsel等藝術展覽時,不會因作品不合意而投訴、而是會去嘗試理解藝術內容時,哪麼何以看音樂會演出就突然成為了服務性行業、以滿足官感為先的消費品呢?音樂何以就從藝術一列之中脫勾呢?


別忘記音樂背後有活生生的人存在,我們在聽的也不是大數據的演算,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經驗。請一再記得,音樂是藝術,現場演出更是與藝術家不可分拆的經驗。如果只求滿足,無意踏前去接納新的聲音,那麼要推動樂壇進步就只能是紙上談兵。我們可以嘗試放下手機,用好奇的心去感受音樂。


文:梅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