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不得不上路的人

第一次睇《浪跡天地》(Nomadland) 嘅時候,我覺得佢剪得好碎,拍埋好多無關重要嘅生活日常,我初時以為係文本缺憾,要就地取材拍咁多散shot去湊合成完整嘅電影。但係當我再睇完前作——《再生騎士》(The Rider) ,就發覺呢啲刻意嘅碎片化,係因兩套作品都分享同一個命題:都有一個無法縫補嘅人生缺憾,破碎嘅片段就係一種對照。

有些影評話佢對制度嘅批判態度太曖昧,甚至責於趙婷嘅背景無氣量之蘊。但係我認為,所謂制度嘅不足,都係顯而易見嘅事,導演所關心嘅唔係呢個。導演關心失去立足點嘅人要如何面對生活,當中嘅感情係內斂但沉實,戲劇中捕捉得好到位。

我地可以提出好多質疑:做牛仔究竟有咩咁吸引,住trailer car 有咩好等等。但係如果被呢啲障礙左視線,就浪費了導演嘅一片用心。兩套電影都可以話係刻意展露呢種生活嘅不堪,但呢個唔完全係制度不足做成的;無錯,主角被驅逐出原生活係被迫的,不過繼續呢條苦路係自願的。個份執著無理由、難說明,卻每個人都有。

導演對於wandering soul嘅關懷,令到觀眾可以係冷漠嘅敘事中搵到注視自己嘅眼光並從中感到一絲溫暖。我請左最近失去大哥、平常唔多睇戲嘅母親去睇《浪跡天地》,她初時盡是覺得外國電影拍得很古怪,好似冇故仔咁。但接落黎兩日,因著自己嘅日常,母親逐漸體會電影中每個片段中嘅沉實心情,感情愈發深刻,眼泛淚光同我講話佢終於明。

「致不得不上路的人」如果閣下仲係路上未轉走,不妨入場睇下(趁仲上緊)自己係導演眼中嘅形象係點。

-梅迪斯